关于 Kotlin 的 getter 和 setter 的基础语法就不详细介绍了。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,却有很多容易让人忽略细节。如果不理解 Kotlin 的语法在编译到字节码后是什么样的,你可能无法真正用好 getter 和 setter,先来个例子:

private val foo = calcValue("foo")
private val bar get() = calcValue("bar")

private fun calcValue(name: String): Int {
    println("Calculating $name")
    return 3
}

是的唯一的不同是添加了 get(),这两个属性在访问时的行为却不一致了。

属性 foo 只有第一次使用时会调用 calcValue(),属性 bar 每一次使用是都会调用 calcValue()。可以通过反编译后的 Java 代码明确看出区别:

private final int foo = calcValue("foo");

private final int calcValue(String paramString)
{
String str = "Calculating " + paramString;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
return 3;
}

private final int getBar()
{
return calcValue("bar");
}

一个简单的访问权限修饰符也能导致其对应的 Java 代码的较大的差别:

private val foo = 3
val bar = 3

反编译后:

private final int bar = 3;
private final int foo = 3;

public final int getBar()
{
return bar;
}

在 Kotlin 中,类中没有字段这一概念,所有形如 Java 中 field 的变量在 Kotlin 中都叫 属性,它和 字段 的区别是所有的属性都有对应的 getter 和 setter,val 属性没有 setter,private 属性在编译成可能省略 getter 和 setter。这体现在,Kotlin 代码中的所谓 “字段” 在 Java 文件中使用时是无法直接调用的,必须通过 getXxx() 和 setXxx(value) 调用 Kotlin 中名为 xxx 的属性。还体现在,Kotlin 代码中如果已经存在名为 xxx 的属性,就不允许再创建名为 getXxx() 或 setXxx(value) 的方法。

因此,在 Kotlin 中的一个 有初始化值 的属性对应了 Java 中的一个 private 字段加上其相应的 getter 和 setter。这个字段一定是 private 的,属性的修饰符体现在对应的 getter 和 setter 上。

varval 的唯一区别在于 var 既有 getter 又有 setter,val 只有 getter 没有 setter。

val 与 Java 中的 final 不完全相同。只有一种情况它们完全相同,就是像 private val foo = 3 这样,private 修饰赋予初始值并且不提供自定义 getter不被委托的属性,这个属性完全等同于 Java 中的 private final int foo = 3;


再回顾上面第一个例子,我们把代码简化一下,关注这个 get()

val foo = 3

val bar
    get() = 3
private final int foo = 3;

public final int getBar()
{
return 3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Foo()
{
return foo;
}

注意到,被 private 修饰的 Kotlin 属性在编译成字节码后省略了 getter 和 setter,因为 private 属性的非自定义 getter 和 setter 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,省略 getter 和 setter 是为了节省调用方法的开销。就如在 Java 中,如果你的 getter 和 setter 只是简单的赋值和返回,那么调用 getXxx() 和 setXxx(value) 和直接使用字段有什么差别呢?我个人认为 Java 中无意义的 getter 和 setter 是非常糟糕的实践,我们每个人在初学 Java 时都被告知,类里的字段不应该是 public 的,最好要被 private 修饰,然后提供对应的 getXxx() 和 setXxx(value),所以每一个 Java 初学者都习惯了这种写法,却不知道为什么!!??为了封装?封装什么?不还是通过 getXxx() 原样暴露出去了吗?

渐渐地我们发现,Java 中的 getter 和 setter 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经常被滥用了。只有当一个字段的 getter 和 setter 在意义上 需要被自定义,它才有存在的必要,对于一个纯 Model,赋值取值时不做校验且需要对外暴露的字段,或者在意义上就是共享的字段,强行封装一层 getter 和 setter 只会导致冗余没有任何意义。


Java 中与字段分离的 getter 和 setter 有两个缺点,第一书写相对麻烦,这个不多说了,第二:

private int x;
private int y;

public int getX() {
    return x;
}

public int getY() {
    return y;
}

public void setX(int x) {
    if (this.x == x) {
        return;
    }

    this.x = x;
    onPositionChanged();
}

public void setY(int y) {
    if (this.y == y) {
        return;
    }

    this.y = y;
    onPositionChanged();
}
    
public void setPosition(int x, int y) {
    if (this.x == x && this.y == y) {
        return;
    }
    
    this.x = x;
    this.y = y;
    onPositionChanged();
}

protected void onPositionChanged() {
}

OK 我很有可能在类内部忘记调用 setX(x) 而直接使用 x = 100,那么 onPositionChanged 回调不就被我遗漏了吗?这时候有两种说辞:

  • - 我可能就是不需要 onPositionChanged 回调啊!- 那在业务复杂的时候你自己不会混乱什么时候调用 x 什么时候调用 getX() 吗?它们俩为什么意义不同呢?如果真的有这个必要,不应该以更明确的方式写出来吗?
  • - 那我每次都调用 setX(x) 呗!- 既然如此,为啥非得以这样的麻烦语法去写它?IDE 提供的 Getter and Setter Generator 就已经说明了——“这是个语言设计缺陷,这么麻烦的操作让我用外部工具帮你批量完成它吧!”

Kotlin 的 getter 和 setter 是与属性绑定的:

var foo
    get() = ...
    protected set(value) = ...

val bar
    get() { return ... }
  • 如果没有权限修饰符修饰 getter 和 setter,那么默认为属性的修饰符,getter 和 setter 的修饰符不能 大于 属性的修饰符,比如被 protected 修饰的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 不能被 public 修饰。

  • 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形如 fooFoo 的字段,因为他们在 Java 中的 getter 和 setter 调用方法签名冲突。

  • 如果 Kotlin 中的属性使用了 Java 的关键字(但非 Kotlin 的关键字,比如 default、new),那么 Kotlin 会为对应的 Java 字段添加一个前缀,比如 jdField_,在 Kotlin 中的 default 字段反编译后得到 Java 中的 jdField_default,但是其 getter 还是 getDefault(),如果在 Kotlin 中再添加一个名为 jdField_default 的字段,编译运行都不会出问题,但是反编译出来的 Java 文件中出现了两个重名的字段,不确定是不是我使用的反编译工具的问题。。。不过这个问题要想做兼容并不困难,具体就不再深究。代码如下:

var default: Int = 0
var jdField_default: Int = 0
var new: Int = 0
private int jdField_default;
private int jdField_default;
private int jdField_new;

public final int getDefault()
{
return jdField_default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JdField_default()
{
return jdField_default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New()
{
return jdField_new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Default(int paramInt)
{
jdField_default = paramInt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JdField_default(int paramInt)
{
jdField_default = paramInt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New(int paramInt)
{
jdField_new = paramInt;
}

如果你确定你已经理解了 Kotlin 属性,来看最后这个例子:

var a = 3
// var a: Int = 3
// 省略可推断类型.

var b = 3
    // Warning: Redundant setter.
    get() = field
    // Warning: Redundant setter.
    set(value) {
        field = value
    }

// 编译错误: Property must be initialized or be abstract.
// var c: Int

// 编译错误: Property must be initialized.
// var d
//     get() = 3

val e
    get() = 3

var f
    get() = 3
    // Warning: Redundant setter.
    set(value) {}
  • 属性 a 和属性 b 在字节码层面 完全一致,属性 b 中的 getter 和 setter 写与不写完全没差。
  • 对比属性 d 和属性 e,为什么 d 编译错误呢,因为我们上面说过属性 b 的 setter 完全可以省略,意味着属性 a 的 setter 其实就长属性 b 的 setter 那样,只是被省略了,那对于这样一个默认的 setter,如果属性 e 不初始化,setter 中的 field 字段从何而来?field 是一个代表了当前属性的 幕后字段 ,它的作用域只限于当前 setter(getter 中也有一个 field),由于 Kotlin 中的类属性不像 Java 中的类字段,Kotlin 中的类属性是不提供默认初始化的,必须手动指定其默认值,因此属性 e 必须被初始化,setter 中的 field 被访问时才有值。而对于 val 属性 e,没有 setter,虽然 getter 中也可以存在 field 幕后字段,但是这里直接返回 3 没有用到 field,所以属性 e 这么写是没有问题的。
  • 对比属性 d 和属性 f,多了个 setter,覆盖了默认的 field = value 的 setter,那么 field 也就没有引用了,f 的初始化也就可以省略了。
  • 属性 f 的写法与直接写两个名为 getF()setF(value) 的方法在字节码完全没区别。
  • 像属性 a、属性 b 这种带初始化值的属性,在 Java 字节码会创建对应的字段,而像属性 e、属性 f 这样不带初始化值的属性,就不会有对应的字段被生成,原因很简单,它们不需要幕后字段 field,这个幕后字段其实就是对应到 Java 中的类字段,在 Kotlin 中,这样的幕后字段是用来存储属性真正的值的,除了 getter 和 setter 外部访问不到。如果 getter 和 setter 都不需要,那它就会被省略。
  •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:属性 b 的 setter 所带的 warning,和属性 f 的 setter 所带的 warning,虽然都提示 Redundant setter.,但它们意义不同。前者是说,“你不写这个 setter 我也会默认帮你做一样的事情 field = value”,后者是说,“你写了一个啥事情都没做一条语句都没有的空方法”,后者的 setter 也会被 IDE 提示“可删除”,但是如果删除了,逻辑是不同的

以上这些分析,可以很容易从下面反编译出的 Java 代码得到验证:

private int a = 3;
private int b = 3;

public final int getA()
{
return a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B()
{
return b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E()
{
return 3;
}

public final int getF()
{
return 3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A(int paramInt)
{
a = paramInt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B(int paramInt)
{
b = paramInt;
}

public final void setF(int paramInt) {}

总结

  • Kotlin 中的类 属性 对映 Java 中的类 字段 加上其对应的 getter 和 setter。
  • 属性的访问权限修饰符作用于其 getter 和 setter,getter 和 setter 的权限不能大于属性的权限,对应的 Java 字段始终为 private 权限。
  • val 属性没有 setter,形如 private val a = 0 的属性与 Java 中的 private final 字段完全相同。
  • 幕后字段 field,用来在 getter 和 setter 中访问当前属性,相当于 Java 中的 private 字段
  • 一定条件下属性可以不赋予初始化值,对应在 Java 中不会生成字段,只会生成 getter 和 setter。

好了,现在随便写一个 Kotlin 属性,脑中马上就能反映出来对应的 Java 代码了吧!